
装修那会我跟老婆差点因为阳台吵起来——我想全封了图个灰尘少,她攥着手机里的阳台种花图跟我说“你懂什么?阳台要是全封了,连风都吹不进来,跟关在盒子里有区别吗?”最后拧不过她,咬着牙按她的想法来,结果现在这阳台成了我家“最有面儿”的地方,邻居天天来借工具都要绕到阳台看两眼炒股配资,连物业阿姨都夸“你们家这阳台比楼下小花园还舒服”。
现在每天下班推开门,先往封闭区瞅——那半拉阳台跟客厅打通了,本来只有15平的小客厅,瞬间“涨”出3平,我摆了个懒人沙发在落地窗前,周末窝那追剧,阳光从玻璃里铺过来,连空调都省得开,比之前挤在沙发角落舒服十倍。再往开放区走,老婆种的月季爬满了栏杆,多肉在花架上挤得满满当当,早上晾衣服的时候顺手摘朵粉色月季插在玄关的花瓶里,整个屋子都飘着甜丝丝的香,比超市买的鲜花还鲜活——你说这要是全封了,哪能有这“伸手碰得到风”的劲儿?

不过不是所有阳台都能这么玩,得先摸摸自己家的“底子”。我家阳台7米长,刚好劈成两半,封闭区连客厅,开放区留着晒衣种花,要是你家阳台才3米长,分完两边都挤得转不开身,放个洗衣机都得踮脚,那还是别瞎试。还有邻居家更聪明,他们阳台跨客厅和卧室,封了客厅那边做休闲区,卧室那边留着晾衣服,早上起床从卧室阳台伸个懒腰,风裹着楼下的桂花香钻进来,比在房间里闷着舒服一百倍——这不就是把“过日子”和“小浪漫”都攥手里了吗?
隔断我们选的是玻璃推拉门,没占空间,夏天开空调的时候拉上,开放区晒的被子不会沾到客厅的冷气,想通风了推到一边,两边空气串起来,连客厅的闷味儿都散了。

朋友家选的法式双开门,带点拱门造型,配她家的北欧风,拍照巨出片,每次去我都想把自己家的推拉门换了——但想想推拉门才花了两千,法式门要五千,算了,钱包让我认清现实,不过这不影响阳台的“好用”啊。
还有同事家阳台才4米,没法分两半,就装了全景折叠窗,平时全打开像开放式,下雨了关上就是封闭的,周末在那烤串,风大的时候把窗折起来,烟全散出去,比全封的阳台烤串呛得慌强多了。

你看,就算阳台不够长,也能玩出“可开可合”的花样,总比“要么闷死要么脏死”强吧?
现在我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往开放区走,摸摸月季的花苞,看看多肉有没有长新叶,有时候搬个小桌子在那喝冰可乐,风裹着楼下小朋友的笑声飘上来,比在客厅吹空调舒服十倍。

你们说,装修的时候是不是该多听点“突发奇想”?要是我当初一意孤行全封了,现在哪能有这么个“一半是生活,一半是浪漫”的阳台?
对了,你们装修时有没有因为阳台跟对象拌嘴?

有没有试过这种“半封半留”的操作?我跟你们说,现在我老婆天天跟我得瑟“看,听我的没错吧”,我只能点头——毕竟这阳台现在是我家最“长脸”的地方,连我妈来都要在开放区拍抖音,你说值不值?













华信金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